联合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物理学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市仓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室所属:涪陵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微电机工艺流程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微电机工艺流程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正常开展研究工作,长江师范学院和重庆市仓兴达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长江师范学院物理学与电子工程学院与重庆市仓兴达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考察研究,经双方研究决定成立“微电机工艺流程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真正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产品研发、技术培训等更为广泛的合作。微电机工艺流程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36名,成立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设置如下: 主 任:黄定远(仓兴达) 副主任:沈镜莹(仓兴达) 副主任:贺国权(长江师院) 成 员:桑权(仓兴达)、张振建(仓兴达)、陈贤琪(仓兴达)、杨增宝(长江师院)、谭勇(长江师院)、黄永范(仓兴达)。 微电机工艺流程与技术创新实验室设置如下: 主任:贺国权(长江师院) 副主任:黄永范(仓兴达) 新产品开发组组长:黄定远(仓兴达) 新产品开发组副组长:桑权(仓兴达) 工艺流程组组长:张振建(仓兴达) 工艺流程组副组长:杨增宝(长江师院) 技术创新组组长:贺国权(长江师院) 技术创新组副组长:陈贤琪(仓兴达) 技术改造组组长:邱传松(仓兴达) 技术改造组副组长:谭勇(长江师院) 主要研究和试验内容: 1.对现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 在我国大规模生产的微电机产品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独资、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之中。许多微电机制造企业,可以研制出满足用户需要的样机或小批量生产,一旦大规模生产时,产品的高合格率、一致性和稳定性就很难保证。必须解决大规模生产中的工艺技术、组装技术和管理水平。微电机在我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部分流程是靠手工作业,生产效率低,人体易疲劳,以致所生产的产品故障率高。主要针对重庆市仓兴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空心杯微电机、圆扁形直流无铁芯振动微电机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改进,逐步实现生产工艺流程的自动化。 2.微电机的性能指标测试技术研究 微电机的角位置传感器的电气误差、角位置传感器的剩余电压、伺服控制电动机的效率、伺服控制电动机的转速、有刷直流力矩电动机的力矩脉动、无刷直流力矩电动机的力矩脉动、可靠性和寿命等进行测试,为改进产品性能提供第一手资料。 3.新产品的开发 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知识,实现电机速度和位置的自适应调整与控制。采用微处理器、FPGA/CPLD、通用计算机、DSP控制器等现代手段研发具有自动控制功能、数字化的微电机产品。 技术关键: 1.空心杯微电机的技术特点在于微、特,特别是微其尺寸小至直径Φ 2.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产品设计方案,利用现代设计手段进行产品的模拟仿真,设计出样品,并对样品进行测试,最后进行批量生产。
|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格物楼 电话:(023)72792166 版权所有 长江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