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18年工作要点

发布者: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18-03-09浏览次数:2485

教务处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落实一项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抓住两条主题主线: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坚持教学工作三个目标:系统性、深刻性、稳定性。

2018年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遵循,以审核评估整改要求为参照,系统谋划“一流教学”工作,出台“四个一流”建设计划,抓实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写好教学工作奋进之笔,开启教学工作新征程。

一、全面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1.结合党代会的形势研判,把握教学工作当前形势。结合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对新思路、新目标、新要求、新路径、新动力的形势分析和发展定位,将“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主题主线贯穿教学工作始终,强调精密调研论证、精心谋篇布局、精准发展定位,充分把握专业建设的新格局,认真研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专业建设的基础地位、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落到实处。

2.结合党代会的发展目标,明确教学工作年度目标。结合“长师2050”远景规划和“三步走”战略设想,尤其要结合第一步建设发展目标,明确教学工作“建设布局”年度目标任务。瞄准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人才培养“卓越计划”,将年度教学工作任务细化、具体化,在新专业申报、特色学科专业群和特色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认证、精品课程建设、学科竞赛、学生考研等方面明确年度指标,落实具体任务。

3.结合党代会的发展计划,落实教学工作系统举措。根据学校今后五年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完善并印发教学工作“四个一流”建设计划,明确“长师教学工作40条”,分批制定系列配套制度,建立完善教学工作系统举措,并确认年度启动实施的部分工作举措,逐步将“长师教学工作40条”落到实处。

二、系统开展教学工作四个一流建设研究

4.建好“四个一流”研究中心。采取立项竞标、任务委托的方式,将四个研究中心建在教学院(部),整合教学研究资源,开展团队攻关;明确研究中心权责,落实研究中心任务,并在专项经费、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给研究中心提供运行保障。

5.确立“四个一流”研究目标。根据“四个一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建立纵深推进“四个一流”建设的研究选题目录,明确制度设计、工作建议、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年度质量报告等研究方式;每个中心确立1个质量报告、1项建设课题、1份工作建议、2篇研究论文以及相应的制度设计等研究目标。

三、着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6.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产业学院,推动学科专业重组;出台《学科专业群建设意见》,完善学科专业群建设思路,扩大专业建设的群聚效应;认真抓好特色学科专业群等市级“三特行动计划”和市级一流专业申报工作,做好市级特色专业验收工作;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前瞻性布局一批交叉新兴学科和专业,组织申报3-5个新工科专业;大力推动传统专业与行业产业的对接,鼓励传统专业建设产学研协作平台,与地方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择优资助3-5个传统专业立项改造。

7.启动专业认证工作。系统学习,广泛调研,做好专业认证工作的五年规划;出台《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方案》,2018年全部师范类专业按教育部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系统要求填报相关信息,且70%师范类专业通过教学基本要求监测(一级认证),鼓励市级特色师范类专业申请二级认证;出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方案》,按照“试点先行”原则,确定首批开展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从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优先支持试点专业建设。

8.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依托群课程、群团队、群项目和群活动,深入推进具有“群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持续推进“UGSS”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和“卓越教师”人才培养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联合分工、统筹协同的原则,继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成创新创业教育现实平台和云平台,与互联网企业联合建立创新创业学院;立足渝东南,切实推进美育改革,形成美育新格局;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以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强化实践教学改革;系统研究,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路径,为完全学分制逐步奠定基础;探索大类招生改革;优化现有教学成果,组织申报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9.加强教学资源条件建设。着力丰富课程资源,加强“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建设,夯实理工科专业教育的学科基础;立项建设一批“互联网+”课程、校本经典通识课程,争取1-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得市级认定,逐步开展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精品教材、自编特色教材(讲义)和系列教材建设;精心组织学科基础课程试题库(试卷库)、专业基础课程案例教学库和专业核心课程习题库等其它教学资源建设;科学调配实验中心用房资源;全面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整合校内资源,加强学科专业群共享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使用效益;努力提速教育教学信息化。

10.注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抓好“新开课”和“开新课”的审核把关和业务指导;通过重点培养、项目驱动,立项建设10个左右“核心课程教师团队”和3-5个双语教学团队;深入开展教师实践锻炼,支持二级学院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好“双师双能型”队伍;继续实施“名师高工进校园行动计划”,2018年聘请校外“名师高工”规模达到30人左右;制定《教学业绩量化认定办法》,从教学基本工作量、教学成果等方面开展认定,推动教师潜心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能力。

四、全力推进一流课堂建设

11.全力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着力实行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积极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课堂合理正确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互联网+课堂教学”等教学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推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向多元化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积极推行课堂教学范式多元化,合理分段进行学习任务的安排、探讨及完成,着力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和协同学习能力。

12.积极开展课堂建设专项活动。完善精品课堂评选方案,开展好2018年精品课堂评选活动;组织观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视频和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上示范课等,开展优质课堂教学体验活动;鼓励开放式教学,积极打造一批以精品共享开放课程为依托的开放式优质课堂;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建设一批思政课骨干教师的“名师示范课堂”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积极开展教学文化建设,强化“敬畏课堂”“课比天大”的课堂教学文化。

13.科学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开展课堂教学全方位调研,明确课堂建设内涵,分类建立课堂建设标准,确保课堂建设有遵循,课堂教学改进有目标;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由单向的学生评教转换为师生双向评价,强化课堂随机分散评价,实现多次反馈,多次调整,多次改进,多次提高;强化课堂评价的结果应用,将其与奖励性绩效工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先评优条件等进行挂钩;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成绩末位教师教学能力强制提升制度。

14.全面推进课堂教学环境建设。完善教室基础设施建设(桌椅、黑板、照明、空调等),保障课堂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提升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体验感,加强多媒体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打造先进高效的多媒体数字化和信息化网络教学环境;加快现代化教室建设,按需建设一批智慧(智能)教室、沉浸式远程互动教室、虚拟场景(VR)教室;提档教师教学准备室(教师休息室)建设。

五、认真推进一流教学管理建设

15.健全教学管理组织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理顺专业负责人、系主任、教研室主任、课程(群)负责人等管理层级关系,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基层组织;按“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改革方向,设立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机构,承担高等教育研究、教学状态监测、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学督导职能职责,形成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评价体制。

16.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培训,组织常态化的教学管理队伍专题学习,掌握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管理方法,分期分批地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人员校外参观、学习、考察、研讨等活动;探索教学管理人员成长平台,不断提升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17.改进教学运行管理。出台《选课管理办法》,明确课程选课方式、选课流程、选课要求等;试行学分互认制,出台《校外课程学分转换管理办法》;推行主辅修制,明确学生在达到主修专业学习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辅修其他专业;实行免修重修制,明确学生必修课程考核不及格,可重修以提高学分绩点,选修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可重修该课程或改修其他课程;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适时引导、监控和督促,落实学业预警制度;修订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18.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广泛调研,认真总结,推进教学管理系统更新,完善教材管理及征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等功能模块;进一步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质量工程项目申报系统、实验室门禁系统、实习管理系统等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六、深入推进一流人才培养质量建设

19.提升学科竞赛水平。总结学校学科竞赛经验,整合现有学科竞赛资源,加强学科竞赛指导团队建设,创新学科竞赛指导方式,明确学科竞赛指标,完善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提质“一院一赛”品牌,锁定中国高校学科竞赛评估项目重点赛事,探索重点赛事“一赛一案”“一案一标”的项目制管理。

20.加强学生考研服务指导。引导教师结合考研知识开展教学,夯实学生考研专业基础,继续拓展在线考研辅导资源,丰富学生考研学习资源,充分调动校内外师资力量,创新开展学生考研辅导;修订《学生考研奖励办法》,进一步加大对考研组织、辅导、服务的奖励力度。力争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0%2018届毕业生研究生考取人数突破600人。

21.推进大学英语、计算机教学改革。建立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与教学研究团队,投入专项经费开展等级考试辅导,确保2018年毕业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率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率比2017年毕业生高3个百分点;完成大学英语口语考点建设,满足考试需求;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改革,修订计算机教学大纲,分类组织教学,重新制定课程标准。

22.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理顺职业技术培训管理机制,出台《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管理办法》,实施全校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的统一管理;拓展职业资格鉴定行业,开展多类型、多级别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工作,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探索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认真组织2016级师范生教师资格国家统一考试。

七、优化教学工作考核评价

23.完善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问题导向、目标考核的工作思路,结合学校“四个一流”建设计划,统筹教学工作、队伍建设、开放办学、社会服务等项目,调整各个指标权重,完善二级教学院(部)教学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逐渐形成教学成果导向评价机制。

24.改进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方式。进一步推进教学工作考核的透明化,采取教学工作成绩积分制,实时公布教学院(部)教学工作积分,提高院(部)的紧迫感,并接受其监督;继续实施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加分制,对教学工作(项目立项、学科竞赛等)有重大突破或者有较大影响的院(部)予以额外加分,表彰其对学校办学声誉的贡献;根据教学院(部)教学工作考核的量化排名,对院(部)的教学考核评分进行重新赋分,完善教学工作考核评价赋分制。

八、落实审核评估整改任务

25.制定审核评估整改方案。认真梳理审核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分析问题产生根源,确定整改思路、整改内容与措施、整改分工和时间安排、整改检查验收方式等。

26.完成审核评估整改报告。按照《审核评估整改方案》要求,从整改思路、整改举措、整改取得的成效、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完成审核评估整改报告。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格物楼 电话:(023)72792166
版权所有 长江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学院)